健康生活

Health Life

2025-07-09

外卖大战正酣,你的血糖正在悄悄 “报警”?​

当京东、美团、淘宝的补贴红包弹窗不断弹出,“满25减20”“免单卡” 的红色大字刺亮眼眸时,你是否算过另一笔账 —— 这些低价套餐里藏着多少糖?2025 年这场外卖大战中,消费者忙着 “薅羊毛”,高血糖群体的血糖值却在悄悄爆表。01、低价套餐里的 “糖衣炮弹”平台用补贴换流量的游戏里,商家的生存法则很直白:低成本 = 高销量。于是,含糖饮料、油炸食品在订单中占比超 40%,成了 “流量王”;而标注 “低 GI”“轻食” 的健康餐,因食材成本高 30% 以上,渐渐被算法压到推荐页末端。02、这些 “甜蜜陷阱” 有多狠?· 一杯网红奶茶的含糖量 = 13 块方糖(WHO 建议每日上限仅 6 块)· 一份糖醋排骨的酱汁含糖量≈20 克,相当于半碗白糖水· 即便是看似 “清淡” 的鱼香肉丝,勾芡用的糖 + 酱油里的隐形糖,能让餐后血糖飙升 2-3mmol/L更可怕的是,算法还在 “精准投毒”:当你搜索 “实惠套餐”,系统优先推送的炸鸡饭、奶茶套餐,正是让胰岛素最 “崩溃” 的组合。03、hold住3个点外卖控糖技巧在便利与健康的博弈中,学会这几招能让血糖稳如 “定海神针”:1. 主食换 “糙”,升糖慢一半把白米饭换成杂粮饭(糙米 + 燕麦 + 玉米粒),GI 值从 73 降到 55;用全麦卷饼替代手抓饼,膳食纤维多 3 倍。2. 看烹饪方式,等于看血糖曲线✅ 放心点:清蒸鲈鱼(蛋白质含量 18g/100g,几乎无糖)、白灼菜心(膳食纤维 2.6g/100g)、凉拌豆腐(低 GI + 高钙)❌ 立刻划走:· 糖醋类(糖 + 醋 = 升糖加速器)· 油炸类(反式脂肪酸让胰岛素敏感度下降 40%)· 拔丝 / 蜜汁类(每口都是纯糖暴击)3. 饮料选对,血糖少波动 2 小时别信 “低糖奶茶” 的营销话术 —— 某知名品牌 “三分糖” 奶茶实测含糖 18g。✅ 替代方案:· 无糖茶(乌龙茶、茉莉花茶,自带控糖功效)· 自制搭配:点餐时加一份 “无糖豆浆 + 鲜柠檬片”· 备注暗号:“所有饮品换成温水,谢谢”进阶指南:给血糖装个 “监控器”记好 “饮食账本”,用瑞宇云App 记录外卖对血糖的影响,避开重复 “踩雷”。

more

2025-06-26

糖友如何科学减肥?不吃晚饭行得通?

肥胖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。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,很多人都有减肥的困扰,时下较流行的减肥方法,不吃晚餐,很多人都在尝试中,这对于糖友来说,可行吗?专家的意见,最好不要选择这种方式减肥。如果没吃晚饭,那么人体会面临着16~18个小时的空腹期,进入过度饥饿的状态,身体会分泌升糖激素,如肾上腺素、皮质醇和胰升糖素来应对身体阶段性能量匮乏的状态,所以到头来,饿着饿着,血糖倒可能逐渐升高了。既然这个方法行不通,那应该如何科学减肥?一、限时饮食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,限时饮食模式可以调节肥胖群组身体机能,减少机体脂肪量、降低引起糖尿病风险的各种因素。限时饮食模式是把一天的饮食活动限制在日间10小时内。一般建议吃早餐时间不早于9时,晚餐时间不迟于7时,午餐时间控制在13-14时左右。原因在于人体消化机能最佳运作时间是有时限性的,主要集中在一天的中段时间,过早或太晚进餐都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和吸收,令脂肪更容易积聚。二、坚持锻炼运动分为“有氧运动”和“无氧运动”,主要依据体内氧代谢状况而定。“有氧运动”顾名思义就是在有氧状态下进行的运动,是指能增强体内氧气的吸入、运送及利用的耐力性运动,其特点是强度低、有节奏、持续时间较长,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,改善新陈代谢,辅助降低血糖及血脂。适合糖友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、慢跑、骑自行车、爬山、健身操、交谊舞、太极拳、游泳、划船等,糖友可根据自身病情及爱好选择。

more

2025-05-26

糖友竟还深陷这五大控糖误区,你中招了吗?

这都2025年了,居然还有好多糖友掉进控糖误区的 “大坑”!今天就来扒一扒最常见的五个误区,快对照看看你有没有中招!误区1:饿肚子就能控好糖?大错特错!别再觉得不吃主食、挨饿就是 “控糖秘籍” 啦!长期不吃主食,血糖短期可能降了,但身体扛不住啊!寿命还会受影响!正确姿势是: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比 45%~60%,每餐搭配谷物、蔬菜、肉、豆类,吃得丰富又科学,营养和血糖两手抓!误区2:打胰岛素 = 病入膏肓 + 会上瘾?谣言!许多患者误以为使用胰岛素意味着病情严重且会成瘾。事实上,2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可实现病情逆转;1 型糖尿病及部分 2 型糖尿病患者,在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时,及时遵医嘱使用胰岛素,有助于控制血糖、预防并发症。误区3:做家务 = 运动降糖?别糊弄自己!做饭、洗衣服这些家务,强度低、活动单一,根本替代不了运动!每周至少运动 3 次,累计 150 分钟,才能全方位降糖!别再拿做家务当偷懒借口啦!误区4:保健品能代替降糖药?别做梦了!将保健品视为降糖药替代品,擅自停药的做法存在极大风险。保健品仅起辅助作用,如需减药或停药,需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,结合医生指导,逐步实现糖尿病逆转。误区5:单一关注血糖指标?不可取!并发症才不 “只看血糖脸色”!糖尿病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,除血糖外,还需定期监测血脂、血压、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,同时配合合理饮食、规律运动及良好生活习惯,全方位维护身体健康。

more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