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健康生活
Health Life
2025-06-26
糖友如何科学减肥?不吃晚饭行得通?
肥胖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。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,很多人都有减肥的困扰,时下较流行的减肥方法,不吃晚餐,很多人都在尝试中,这对于糖友来说,可行吗?专家的意见,最好不要选择这种方式减肥。如果没吃晚饭,那么人体会面临着16~18个小时的空腹期,进入过度饥饿的状态,身体会分泌升糖激素,如肾上腺素、皮质醇和胰升糖素来应对身体阶段性能量匮乏的状态,所以到头来,饿着饿着,血糖倒可能逐渐升高了。既然这个方法行不通,那应该如何科学减肥?一、限时饮食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,限时饮食模式可以调节肥胖群组身体机能,减少机体脂肪量、降低引起糖尿病风险的各种因素。限时饮食模式是把一天的饮食活动限制在日间10小时内。一般建议吃早餐时间不早于9时,晚餐时间不迟于7时,午餐时间控制在13-14时左右。原因在于人体消化机能最佳运作时间是有时限性的,主要集中在一天的中段时间,过早或太晚进餐都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和吸收,令脂肪更容易积聚。二、坚持锻炼运动分为“有氧运动”和“无氧运动”,主要依据体内氧代谢状况而定。“有氧运动”顾名思义就是在有氧状态下进行的运动,是指能增强体内氧气的吸入、运送及利用的耐力性运动,其特点是强度低、有节奏、持续时间较长,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,改善新陈代谢,辅助降低血糖及血脂。适合糖友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、慢跑、骑自行车、爬山、健身操、交谊舞、太极拳、游泳、划船等,糖友可根据自身病情及爱好选择。
2025-06-23
警惕!糖尿病这些 “隐藏信号”
除了典型的 “三多一少”(多饮、多尿、多食、体重下降),糖尿病还可能通过这些不常见症状 “偷偷提醒” 你!快来对照自查,早发现早干预。2个易被忽视的糖尿病信号1. 体重异常波动突然变胖或变瘦:短时间内体重增减明显,排除饮食、运动等因素,可能是高血糖导致代谢紊乱。建议:控制热量 / 糖分摄入,增加膳食纤维和蛋白质,结合规律运动(如快走、力量训练)。2. 疲惫感挥之不去总觉得累,休息也没用:胰岛素异常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供能。 建议:稳定血糖 + 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,试试散步、听音乐放松。
2025-05-26
糖友竟还深陷这五大控糖误区,你中招了吗?
这都2025年了,居然还有好多糖友掉进控糖误区的 “大坑”!今天就来扒一扒最常见的五个误区,快对照看看你有没有中招!误区1:饿肚子就能控好糖?大错特错!别再觉得不吃主食、挨饿就是 “控糖秘籍” 啦!长期不吃主食,血糖短期可能降了,但身体扛不住啊!寿命还会受影响!正确姿势是: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比 45%~60%,每餐搭配谷物、蔬菜、肉、豆类,吃得丰富又科学,营养和血糖两手抓!误区2:打胰岛素 = 病入膏肓 + 会上瘾?谣言!许多患者误以为使用胰岛素意味着病情严重且会成瘾。事实上,2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可实现病情逆转;1 型糖尿病及部分 2 型糖尿病患者,在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时,及时遵医嘱使用胰岛素,有助于控制血糖、预防并发症。误区3:做家务 = 运动降糖?别糊弄自己!做饭、洗衣服这些家务,强度低、活动单一,根本替代不了运动!每周至少运动 3 次,累计 150 分钟,才能全方位降糖!别再拿做家务当偷懒借口啦!误区4:保健品能代替降糖药?别做梦了!将保健品视为降糖药替代品,擅自停药的做法存在极大风险。保健品仅起辅助作用,如需减药或停药,需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,结合医生指导,逐步实现糖尿病逆转。误区5:单一关注血糖指标?不可取!并发症才不 “只看血糖脸色”!糖尿病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,除血糖外,还需定期监测血脂、血压、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,同时配合合理饮食、规律运动及良好生活习惯,全方位维护身体健康。
2025-04-28
这杯奶茶下肚,你的血糖正在经历什么?| 2型糖尿病盯上年轻人的真相
“26岁程序员连续加班3个月,每天1杯续命奶茶,体检报告上的‘糖尿病’确诊让他瞬间崩溃——这不是老年病吗?!” 最近,某健康平台发布的《2024年轻人血糖调查报告》引发热议: 20-35岁人群中,空腹血糖异常占比,奶茶爱好者糖化血红蛋白超标率达41.7%。本文将揭开糖尿病年轻化的4大隐形推手! 血糖过山车你的身体正在经历什么? 1.血糖失控全流程拆解第1小时:喝下奶茶→血糖飙升→胰岛素紧急出动 第3小时:血糖骤降→饥饿感暴增→恶性循环启动 第1000次循环:胰岛累瘫→胰岛素抵抗→确诊糖尿病 2.伤身“三连环”血管:高血糖像钢刷刮擦血管壁→动脉硬化 神经:糖毒侵蚀神经线→手脚麻木→“糖尿病足” 免疫:白细胞在糖浆中游不动→伤口永不愈合 90后成糖尿病预备军?这4个习惯正在毁掉你! 【场景化测试】你中了几条? 早餐啃面包,午餐吃沙拉,晚上炸鸡配奶茶→ 血糖坐过山车 健身房打卡10分钟,修图1小时→ 肌肉流失加速胰岛素抵抗 熬夜到两点,靠宵夜续命→ 皮质醇飙升干扰糖代谢压力大就暴食甜食→ 多巴胺陷阱诱发糖瘾案例直击 28岁设计师小林: “以为年轻就是资本,连续半年每天喝2杯全糖咖啡,直到视力突然模糊送急诊,查出酮症酸中毒...” 抗糖≠戒糖聪明吃法照着做 主食红黑榜 绿灯食物: 杂粮饭 芋头/山药 红灯食物: 粥(糊化反应升糖快) 油条(糖油混合物)外食救命指南火锅:先涮蔬菜→再吃肉→最后土豆当主食 奶茶:换鲜奶+三分糖+加燕麦爆珠(膳食纤维缓冲) 快餐:汉堡去酱+薯条换蔬菜沙拉 隐形糖刺客乳酸菌饮料(1瓶=15块方糖) 沙拉酱(20g=15g脂肪+3g糖) 牛肉干(钠糖双高!)运动降糖的黄金公式 黄金三法则1.时间魔法 ⏰ 餐后1小时快走20分钟→血糖下降30% 2. 抗阻训练必做清单居家版:矿泉水瓶弯举+椅子深蹲+弹力带划船 办公室版:踮脚打字+座椅抬腿+墙面俯卧撑 3. 小心“无效运动❌ 散步时不停看手机→强度不足 ❌ 空腹高强度运动→反致低血糖 胰岛素注射黑科技盘点 胰岛素笔、胰岛素泵怎么选?✔ 瑞宇PH610电动胰岛素笔:既精准又智能高精度,血糖易达标,可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。给药速度可调,减少或避免皮下硬结,胰岛素吸收更好。记录各项数据自动生成图表,便于自我血糖管理和后期诊疗。✔ 瑞宇医疗优泵胰岛素泵:安全、稳定、经济、易操作蓝牙互联,输注信息与操作记录即时同步至APP及云端,支持手机设置、预警,胰岛素泵的日常使用和查阅更加便捷安全。互联网数据共享,医师即时知悉患者用泵状况,自动生成各类诊疗报告;家人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关注患者输注动态,多份关心多份保障。必须警惕的数值空腹血糖>6.1mmol/L 餐后2小时>7.8mmol/L 糖化血红蛋白>6% 胰岛素误区破解❌ “打胰岛素会成瘾”→ 1型患者救命药! ❌ “用了就不能停”→ 部分2型患者短期强化后可撤药 粉丝真实故事 来自粉丝的亲身经历采访1:40岁糖友逆转经历 “戒掉含糖饮料+每天跳绳,3个月减重20斤,停药后血糖保持正常!采访2:妊娠糖妈妈忠告 “孕期控糖生出健康宝宝,现在全家跟着吃低GI饮食” 【终极测试】你的糖尿病风险值 计算公式:风险分数 = 年龄(≥40岁+1分)+ BMI(≥24+1分)+ 家族史(有+1分)+ 久坐时间(>6h/天+1分) 结果解读:0-1分:继续保持! 2-3分:每半年测糖化血红蛋白 ≥4分:立即就医做OGTT试验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